仅隔15公里的回家路,却走了41年才团聚。8月23日上午,在我市马洲之家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孤山镇山东村的顾燕平来到西来镇见龙村高祥甫埭,与朝思暮想的亲人相认、团聚。 “来了吗?快到了吗?”团聚当天,顾燕平的生父陈桂松、生母杨美娣、大姐陈芳、弟弟陈锋手捧鲜花、翘首期盼,在家门口架起“亲情无限 欢迎回家”的拱门。当喜庆的鞭炮声响起,杨美娣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抱住顾燕平,泪水夺眶而出,围在一旁的亲人们也是百感交集。杨美娣抽泣着对顾燕平说:“41年了,我们一直很牵挂你,团聚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她出生第二天,我们忍痛将她送给斜桥一户人家抚养。那个时候万分不舍,送出去的时候,还在她身上塞了一张纸条和200元钱,纸条上写了家庭住址和出生日期。”杨美娣说,等他们再想回去寻找女儿的时候,孩子已经不知被送去何处。 在顾燕平的记忆中,自打记事起就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同村人从原孤山福利院将她抱回,交给养父顾家抚养。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养父家从没让她吃过苦,有好东西都想着留给她,如今顾燕平已成家并有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子。2018年,她和儿子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马洲之家志愿者协会,在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关怀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寻亲念头付诸行动。这些年,马洲之家寻亲部多次为她发布寻亲信息,可惜一直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顾燕平觉得寻亲无望时,今年8月,顾燕平的亲人也找到了马洲之家,并采血入库。“这么多年没找到二姐,一直是母亲心中最大的遗憾。”陈锋回忆,自己小时候经常陪着母亲四处寻找二姐,但凡看到路边的寻亲传单,母亲都会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十多年前,母亲因为脑溢血住院,醒来之后最牵挂的事情,仍是寻找二姐。”陈锋说,这么多年,家人一直没有忘记二姐,也一直盼望能早点找到她。杨美娣说,这么多年没在女儿身边,亏欠她太多,如今女儿回来了,肯定再也不会分开。 此次成功认亲得益于浙江嵊州和合寻亲工作室提供的DNA比对线索,这也是马洲之家志愿者协会今年促成的第13例成功认亲案例。顾燕平一家向马洲之家志愿者协会送上了锦旗,对他们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