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乡村靓,产业兴旺促振兴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4月3日,由**靖江市委网信办主办的“靖美乡村·e路振兴”下乡活动走进斜桥镇、西来镇。 我市主流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深入海圩村知园·骥园、创新村水之韵展览馆、水韵创新健康步道、西来科技植物园、农耕文化陈列馆、刘灿铭艺术馆、祁智书屋、西来丰产村、中山杉养殖基地等地,通过实地了解、技术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切身感受近年来靖江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第一站斜 桥 镇

01斜桥镇海圩村——知园

网络人士一行首先来到斜桥镇海圩村知园。春天的知园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漫步在知园内,体验田园小道,观赏园内风景和甲鱼养殖区,宛如一幅诗意的田园画卷。 

知园基于原来的鱼塘进行打造,增加了餐饮以及休闲娱乐、住宿等场所,还种上果树、苗木,形成观赏步道;后园内又购买了天鹅、孔雀、羊等动物,供游客观赏。   为了更好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打造成集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亲子采摘、乡村游学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 02斜桥镇海圩村——骥园骥园创于2021年,位于靖江市斜桥镇海圩村,占地面积83亩,主要种植无锡阳山水蜜桃系列品种50亩、翠冠梨20亩,育苗基地5亩。 

眼下,这里的桃花、梨花已进入盛花期,百亩桃源胜境,暗香浮动。网络人士一行在这里寻香踏春,感受靖江的春日浪漫。 
 据了解,预计5月下旬开启鲜果采摘季,届时又可为乡村带来观光采摘、鲜果销售等多样化营收。
03斜桥镇创新村——水之韵展览馆


夏仕港穿村而过,斜桥镇创新村创新村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在此打造水文化展示馆,正是为了展示斜桥镇的特色水文化,完善美丽乡村氛围,以乡村文化底蕴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     水文化展示馆毗邻夏仕港闸,采用南北融合的设计理念,将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与创新村的水韵与淳朴相得益彰。     馆内设置了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围绕夏仕港的传说故事,展现了夏仕港的发展与演变;第二区域结合创新村村民的开河故事陈列了开河时民工使用的各种用具,展现了创新村人勇挑重担的进取精神;第三区域通过各类生态展板,加深大家对节水护水理念的理解。     随后,大家沿着夏仕港生态廊道漫步,零距离感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田园画卷,感受生态美、乡村富的生动景象。   
第二站西 来 镇
01西来镇农耕文化陈列馆

网络人士一行随后来到西来镇。一行人先参观了西来镇农耕文化陈列馆,由西来镇人民**投资创办,2012年9月底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陈列馆位于西来镇林园路8号,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通过传统农具、生活器物等展品,直观了解西来农耕历史;结合互动展示与民俗故事,体验春种秋收的乡土智慧。 02西来科技植物园
  

在西来科技植物园内,大家漫步于葱郁的植物景观中,观赏镌刻历史典故与诗词的碑廊,感受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静心体悟传统美德与红色文化。 
走进刘灿铭艺术馆,欣赏书法家刘灿铭的古拙灵动之作,了解其艺术生涯与西来镇的文化传承,沉浸于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美学。 在祁智书屋探访藏书逾1.5万册的乡村图书馆,体验马卡龙色沙发与原木桌椅营造的现代阅读空间,感受书香与乡土的深度联结。 03西来镇丰产村、中山杉养殖基地




最后一站网络人士一行来到西来镇丰产村。 白墙黛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自成一景。沿着丰产村“幸福河湖”漫步,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河畔垂柳依依,生态护坡上景观小品古朴自然,乡村村道干净整洁,巷道纵横错落,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     丰产村位于靖江市最东端,东接如皋,南临长江,与张家港隔江相望。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环境整治示范村、省三星康居示范乡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等称号。       近年来丰产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千亩中山杉良种基地,连绵的中山杉不仅是当地的“天然氧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因此也被称为带动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如今,中山杉在丰产村蔚然成林,构筑起一道坚固而美丽的生态屏障,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靖美乡村·e路振兴 网络人士一行一路走 一路用心感受 在诗意洪蓝的田园中,感受靖江乡村的美好 下一步 靖江市委网信办将进一步引导 网络人士积极投身助力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行业专业、智力、资源优势 进一步助力乡村农文康旅体融合发展 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 发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好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