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马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9|回复: 0

泰州轨道交通规划,S1号线到靖江!

[复制链接]

9221

主题

922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243
发表于 2025-2-15 1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泰州轨道交通传来新消息!
近日! t9 a9 F- r6 z+ l7 K
泰州市人民**官网上发布了关于
《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21-2035年)》
《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21-2035年)》
《泰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2021—2035年)》的
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征求意见时间
截至3月12日
↓↓↓
微信截图_20250215090509.png
1 C4 {0 ~/ B6 ?8 {* d1 z
+ K. t  }7 W2 h( Y

+ p# G. B# p  ~/ d& ]$ M% N; l/ x
征求意见中
- d* C/ Z; E$ g( o0 y
目前,这一规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如果你对泰州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有任何建议或想法,欢迎通过泰州市人民**官网提交意见,为泰州的未来交通出谋划策!
广泛征求社会大众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2月11日—3月12日,意见建议通过邮寄信件、传真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
通信地址: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
邮政编码:225300
传    真:0523-86883011
电子邮箱:tzgtgh@126.com
公告中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未来泰州的轨道交通将如何布局
& f* D: J; X- G1 V# ]2 I3 e

/ R: A/ o3 z8 n4 T& o1 ]" m8 |1 A: p
7 W/ |- [0 {4 J' F' d
规划亮点

" ~' _5 \8 }; {: b: ~# I
根据规划,泰州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将统筹考虑城市规模、交通需求、**财力等因素,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测算未来15年的建设规模。规划显示,泰州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不含市域铁路)合理规模将达到150-200千米,规划线路4-6条。
最终,规划形成了“一横一纵”骨架线+三条加密线的布局,共5条城市轨道线路——S1~S5号线,总长约180千米,共96个站点,其中包括26个换乘站,高架线133.6km,地下线46.4km,地下敷设比例25.5%。其中:
  • 骨架线:包括1号线和2号线,作为轨道网络的基本骨架,贯穿城市主要区域。
  • 加密线:包括3号线、4号线和5号线,主要对骨架线进行外围扩展和局部加密,覆盖更多区域。
    : ?* H1 _, c. u# X. X7 E* J, w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 Y. e* f" A- M7 d. n& Q6 v: f/ e6 o1 {. I* q9 G
具体线路安排

: ?" z( Z; G' @2 {) J# x5 K$ ~2 ~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征求意见稿详情上下滑动查看
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 第1条规划范围

    8 s- E( C1 d  ~
本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市域层次包括泰州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5787.9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层次包括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姜堰区所属全部街道以及苏陈镇、白马镇、野徐镇、永安洲镇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700.92平方公里
  • 第2条规划年限

    8 @- b6 X5 v5 ?! R4 x; g# [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推进的客观情况确定为203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二章 城市空间解读与公交廊道识别
  • 第3条城市空间解读
    4 S9 x( p# D! h' L  y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根据《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泰州市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衔接省域城镇空间格局,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共建扬子江绿色发展带,构建“一主三副、一带四轴”的城镇空间结构。“一主”指泰州中心城区,“三副”指靖江城区、泰兴城区和兴化城区,“一带”指沿江城镇转型发展带,“四轴”指沿宁启、沿宁靖盐、沿常泰、沿兴泰发展轴。
(2)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根据《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轴一核三极三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能级提升。“一轴”指城市发展活力中轴,以海陵路和鼓楼路为支撑,“一核”指凤城河文化核,“三极”指依托天德湖、天禄湖周边地区和高铁枢纽片区形成的金融商务、健康服务、高铁枢纽三大发展极,“三城”指海陵区城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城区、姜堰区城区。
  • 第4条公交廊道识别

    4 b4 V- L, X3 \. f" l) [4 Z2 ?
结合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构建轨道交通预测模型,识别公交走廊,为轨道交通线网构建提供依据。泰州市公交客流走廊为“一横一纵主走廊”+“三横三纵次走廊”,公交走廊高峰小时公交客流达到1.0-2.5万人次/小时左右。其中主走廊包括东西向的扬州路-东进路-南通路-海姜大道走廊及南北向的鼓楼路-高港大道走廊;次走廊包括凤凰路、药城大道、国庆路(泰兴)、江州路、京泰路及春兰路。
第三章 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与必要性分析
  • 第5条轨道交通线网层次

    4 N$ \- F! p$ G3 f/ \
本次规划线网包括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和市域(郊)铁路两个层次: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满足城市集中建设区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大容量、快速化的出行需求;市域铁路连接中心城区与各区县、重要节点,服务市域与中心城区的长距离出行。
  • 第6条轨道交通线路功能
    " ~" |' S5 B' m( }0 L/ d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紧密联系城市空间,线路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节点(居住及就业集聚片区、交通枢纽等),改善出行结构,引导绿色出行,支撑中心城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用地。
市域(郊)铁路作为中心城区与市域各城镇节点之间联系的重要交通方式,可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促进沿线城镇节点的发展建设。
  • 第7条规划轨道交通必要性
    3 e$ J/ ?% n6 K+ z
长三角区域进入实质一体化大背景下,泰州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借助《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的修编契机,战略性启动泰州城市轨道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泰州市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是支撑泰州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助力建设长三角区域**通枢纽城市,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举措;是支撑市域“一主三副、一带四轴”城镇空间结构,引领中心城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城市架构形成和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的现实需要;是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城市交通供给,满足市域快速通勤需求,加快市域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是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推动公共交通跨越发展,实现公共交通建设新突破,提升城市交通品质,彰显文化名城形象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 第8条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 `$ ~6 Q: v' ]' }" }* ?$ j/ }% O8 y
轨道交通建设合理规模需要统筹考虑城市规模、交通需求、**财力等因素,按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推测相应规划年的建设承受能力。城市轨道线网发展总体规模侧重控制引导,主要根据远景服务需求来确定,综合人均线网密度法、交通需求分析法和服务质量分析法等三个方法进行测算,泰州市城市轨道线网合理规模(不含市域铁路)应达到150-200千米左右,轨道线路约4-6条
  • 第9条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方案
      H( A, s" P3 D7 b! C2 W
依托泰州市市域“一主三副、一带四轴”的城镇空间结构和中心城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的城市空间结构,覆盖城市重要客流走廊,链接泰州南站、泰州站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和其他城市重要功能节点,规划形成“一横一纵”的骨架线、三条加密线,共五条城市轨道线路,合计180千米。其中骨架线作为轨道网络的基本骨架包括1、2号线;加密线是对骨架线的外围扩展和局部加密,包括3、4、5号线。
  • 第10条市域铁路布局方案
    + N! J3 x+ k7 D' r- y8 Z
基于“一主三副、一带四轴”市域总体发展格局,为大幅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市域至中心城区“1小时”通勤圈,链接市域重要交通枢纽,布设5条市域铁路线,总长约281.2千米。
第五章 轨道交通线网实施规划研究
  • 第11条轨道交通制式选择
    5 A* {, c! G% H- T& J* M0 |5 Z
在交通制式选择方面,从服务范围、客流适应性、技术成熟度、线路适应性、审批程序等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采用轻轨系统,运能能够满足城市客流需求,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线路适应性较好,且近期泰州市社会经济条件能够达到审批要求。
本规划推荐泰州市域轨道交通S1~S5号线采用市域快轨系统。市域快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与郊区、重点城镇间等,服务范围一般在100公里之内。相比中低速磁浮系统,市域快轨技术更为成熟,运营经验更加丰富,工程造价较低,载客能力较大,乘坐舒适性较高,同时可与规划国铁线网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
  • 第12条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规划

    : r9 {, e; z3 z
线路敷设方式应结合城市现状、工程地质、环境保护以及道路建设情况(尤其妥善处理好与快速路关系)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一般分为地下线和地上线,地上线包括地面线和高架线。线路敷设方式应在线网中统一考虑,处理好两线换乘或相互联络关系,也要考虑工程实施难度等因素,如不良地质、既有工程的影响等。
对于建筑开发密度大、土地利用效率要求高的老城及城市核心区应尽量选择地下线,其他地区应尽量选用地上线,但必须处理好对城市景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地上线应选择道路红线较宽的道路敷设,其中高架线(包括过渡段)要求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50m,地面线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60m。泰州城市轨道总规模180km,其中地下线46.4km,高架线133.6km,地下线占比25.5%
  • 第13条市域轨道交通敷设方式规划
    / g! P: D3 m8 F; ^0 S9 c
市域铁路的敷设方式一般可采用地下、高架和地面(路堤式)三种,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开发、道路宽度、地质特征、环境保护、景观要求、工程造价等因素后确定。在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的地区,优先采用地下形式;在城市中心区外,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在有条件的区段优先采用高架和地面形式。市域铁路沿线走廊宽度(建筑物到建筑物)达不到60米的,优先采用地下形式。泰州市域(郊)铁路总规模281.2千米,其中地下线16.5千米,地面线53.8千米,高架线210.9千米,地下线占比5.87%。
" ~0 J5 V' K4 E
. t/ L  o; I, u3 s8 B: C
  n4 m0 \' {# a9 e, X6 F
S1靖江线
- H$ ]: P1 q+ Q0 i& O
根据规划,泰州市域轨道交通S1至S5号线推荐采用市域快轨系统。其中我们将通往靖江部分放大可以看出,泰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其中通往靖江的线路规划有S1靖江线以及S2黄桥线。
' F: F2 J" i2 r1 a3 I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马洲 苏ICP备2024147505号-2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71号

GMT+8, 2025-5-4 19:04 , Processed in 0.06052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