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马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8|回复: 0

重要!事关开学返校!已明确!靖江家长速看...

[复制链接]

9349

主题

935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693
发表于 2023-2-14 11: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28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t1 b7 P- o& O: B
44.png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病例情况

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冠病毒感染现有住院病例215958例,现有重症2615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1894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24262例。1月20日至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636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89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6075例。

二、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974.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20.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654.9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658.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822.4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61.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12.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222.7万人。


, `* R: u' a% x. v- R$ \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专家: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此前,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 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5万;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逐步下降,1月23日降低到5.5%。/ D. D; I, Q) n5 y2 X9 ~2 d

- J9 K- K, o  L* k6 k5 {; K8 y
45.jpg

3 Y1 Y& X* @( c. I7 U4 ?- o

1月2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这是符合病毒发展规律的,像美国、日本便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的好几个高峰。”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乔树斌也在1月27日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二十条实施以后,全国陆续有将近80%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呈现了一个小高峰,短期内虽然不会再有高峰,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消失了。目前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节后返岗后会有感染风险?专家:概率很低

今年春天,在其他国家流行的XBB和BQ.1毒株是否会在我国流行,引发又一次的感染高峰?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月25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节后返岗是否有再次感染的风险?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1月27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报送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据这一情况,在外地已经感染过的人,从目前看,应该还在半年的有效保护期内,加之目前的流行株仍然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免疫逃逸现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返程后被感染的风险也很小。”赵卫医生表示,如果在返乡后注意尽量居家,减少外出和聚集,或者没有和有症状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接触的经历,被感染的风险就更小了。

“从全国的表现上来看,这种担忧已经多余。春节假期已过半,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从家乡返回后再次感染的风险很低,“大家都刚感染过,身体内还有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就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社会面的传染源已大为减少,客观上大大降低了从家乡返回工作地路上的感染风险。当然,从谨慎的态度出发,为了避免感染,在返回路上的密闭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除了餐饮期间,建议全程戴口罩。回到住处后,建议立即洗手和换洗外套。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时治疗。”赵卫医生说道。


8 Z* b( C" \9 o* x
5 E( x7 C( N! q. p4 x0 S+ E

多地疾控提醒:这些人暂缓返岗

6 [: n, k9 \! \( a6 ^0 f6 m( U* |
+ M1 l  Z9 [7 b8 I! N9 F
1 T- z/ K( m! h1 [2 `1 A9 P. O
( Q6 ~& ^# f/ v, _) G

1 F. {' S( E% G近日,湖南疾控、广东疾控等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感染症状的人群,建议暂缓出行和返岗。同时给出了安全返程返岗建议。返岗前
  • 提前进行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建议暂缓出行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 r; q0 a/ J2 ^) Z! L9 u
  • 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 f) R) T  u2 ^  j% j* T$ \
  • 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
    & e( r4 t+ `+ j3 E! E/ J1 y' v- r: e
  • 提前备足口罩、手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注意气候变化,备齐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o2 ]& k. h# J$ l
返岗途中
  • 遵守车站、机场、服务区等交通站场的防控要求。% j, @- r, n4 A! S( X/ _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因就餐而摘口罩的次数和时间。
    + y" k$ b& P, Q$ i& n
  • 避免或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旅途感染风险。
    8 N6 N6 |- e% \9 O/ L) f. o3 i9 @
  • 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9 @5 k$ k4 p  r, C! I+ y
  • 保持手卫生,减少触摸车门、扶手等公共物品。3 I$ w5 t: o1 J* m
  • 讲究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 c1 A: H1 J" u" G! o
返岗后
  • 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暂缓返岗复工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 Y( W5 k9 V1 c, D3 m& P& P: K
  • 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 D- y/ h5 S
  • 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8 d; ]& i! \8 U' n6 o
  • 工作场所保持通风,做好常用办公用品的日常消毒。多人办公尽量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 _( |! ]1 i; e8 Y5 l. }/ {8 G3 W$ X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根据省教育厅发布
《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
寒假工作的通知》
时间定为2月6日开学上课
孩子们也即将回到校园
46.png
校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那么寒假结束学生返校要注意什么呢?
最新返校要求来了!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围绕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具体防控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重点机构、重点场所4篇20个操作指南。

该指南第三篇“重点机构”中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30个要点梳理——

各级各类学校

" T( g2 p, ^, O# }1 y1.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9 V5 A0 S7 ^8 A. Z6 N: n/ q. f% N
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校可实施分区管理。
( p2 i# p/ [0 e# T" F3.疫情解除后,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幼儿园要及时恢复开园。
& D( ^0 S& ]- Q; |4.学校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 b# Z: T! Q0 Q% T4 W5.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5 r; u- @! E! K( o% T% |) o8 {1 ^. V; @
6.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 @* @+ e5 F5 g6 l* v4 I" H/ J7.学校在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共用消毒用品师生员工进出时可自行做好卫生消毒。5 o. ]6 F- C: t' }. p% ^! ~! Y
8.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有条件的设立单向流动通道。$ P# O# V  u. |
9.加大图书馆桌椅间距,合理分配空间,保持安全距离。
/ T' y" s  p5 Z. \10.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
/ V3 p  m$ d: s* Q9 U11.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中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医院。
4 t0 V6 u) N4 F% s. Y12.学校协同对口医院开展多场景、实操性转诊救治应急转运演练,及时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提高转运效率,确保一旦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迅速激活绿色通道应急救助体系,快速精准响应,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6 ~# k1 q; k5 f4 Y/ j
13.学校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摸清学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会同社区开展师生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开展健康管理。
; J0 T6 l# Y& |% t( o2 G14.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根据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确保有2 周以上的储备量。, K0 n" U$ G9 v. r9 P" J
15.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突出心理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常态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重症和危机识别与干预,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d. a0 p, {* B* l- T
16.学校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e: u) b2 B# @$ B* T
高等学校
7 H( {* w( `8 ]  t! R
17.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从事餐饮、物流、保安、保洁等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 F+ A  q. Y5 ]& c18.除跨地区返校入学确有必要外,高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
8 W  w9 g5 {' d19.高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
% E0 Q  b4 w: J) o+ J9 q20.高校科研、实习、考试等相关教学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疫情适时作出合理调整安排,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
, }+ J* `" z( u% P21.高校校医院要扩充资源、改善条件、充实力量、提高能力,建立与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和学校附属医院的业务联系和工作对接,设立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面向师生公布热线电话、提供师生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i$ b8 Z. w2 L
2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高校可利用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大型场所增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 ]8 N* L: T! [( j8 j2 @3 k, ]
23.将高校老年教职员工作为重点人群,摸清老年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底数并建好台账,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就医需求,做到“一人一策”。; N1 A4 [5 j  x% D
24.有条件的高校可为老年教职员工发放血氧仪、药品等,指导老年教职员工通过居家监测血氧水平等方式,提升重症早期识别和预防能力。  p  i+ {$ J* L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 Q- t( S$ u0 f3 n8 k# V" ]6 m25.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或抗原阴性证明。. t/ U  _! U6 t3 ^$ d0 i8 H, w
26.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
) i$ T& b. a9 t, m( d27.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一旦出现感染者,应及时采取临时关停措施。! h2 i7 F: E4 R: \! {0 p9 d, F
28.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和幼儿回家。
# ?$ S! x4 n$ N3 ]% }9 E' P29.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齐专业人员,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 S1 U. D8 W' Z* x6 L0 ^8 @: i& w
30.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强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学生健康信息电子台账,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4 ?& w) S9 T) b% V! W' S. R! C
提示
" N5 m1 L7 v' O1 b2 t# a
本指南适用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中小学、中职、幼儿园等,其它类别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本指南中相关表述如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表述不一致,以本指南为准。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人民日报健康、国家卫健委官网
47.gif & J6 l! X& H. H+ R+ b

: ^/ h6 e( @8 ]- e! @* t# g#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马洲 苏ICP备2024147505号-2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71号

GMT+8, 2025-8-27 14:17 , Processed in 0.02089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