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马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0|回复: 0

刚刚!苏州再发通报!紧急寻人!乘坐过这9趟列车的人,...

[复制链接]

9193

主题

919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145
发表于 2022-2-11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消息
靖江人请注意!
疫情未结束 防控别大意1 p4 d- u  s$ R
⚠️⚠️⚠️
苏州通报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

7 U8 I) g6 a1 U, D1 T2 w; c1 z

" B6 ~+ C* ~( C* W9 B" L- o- G* B" u* G9 [& q9 t
- ^$ B% D5 W6 K4 p& F- U

江苏省卫健委2月11日发布:2月10日0-24时,江苏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苏州市报告)。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1例(本土1例,境外输入10例)。

2020年1月22日至今,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31例(其中境外输入174例)。

苏州发布最新通告
▼▼▼
昨晚11点
! _( i: @! W1 ~" U6 B
苏州发布通告
累计核酸采样14316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3号通告8 ^6 I  X& U4 T7 r  L  P

& u' y( O: H% I. P4 Y; l6 K. F" L  L$ @9 C% Y5 B* F/ R
2月10日,我市发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0日22时,对所有在苏州的相关人员14316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密接51人、次密接195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Q% p/ i! o9 l8 I, m! v! m( w+ Y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月26日至2月9日期间(2月1~3日春节假期休息在家),该名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活动轨迹较为简单,均为电瓶车换乘厂车上下班;涉及场所为工作单位、住所和一家小型超市。# Y# D6 ^6 j& o$ Q7 \+ v6 V# Y
累计采集上述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3971份,其中,3806份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累计完成相关场所环境消杀34300平方米。7 x6 r8 l0 n  Y, D
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防护六还要”,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新冠疫苗还要种。% S, ?* {6 O* \' H: B! x- ^
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2022年2月10日今天凌晨
苏州再发通告
事关“苏康码”赋黄码和转码有关事项
▼▼▼
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4号通告( c7 j, I  s  [, R; K. A0 N  z2 B( b% ~
% t+ K, f9 q0 q) N
! _; |! q; s3 Z; w+ o1 H7 T( w
2月10日,我市在高风险岗位(进口物品)人员例行检测过程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根据疫情精准防控工作要求,为及时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现将我市“苏康码”赋黄码和转码管理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 U. p, B+ M' X: L3 n! S5 ^1 o一、赋黄码对象对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伴随的人员进行赋黄码,按照“苏康码”黄码进行管理。
5 k3 H4 F$ \, s. j8 s8 ?5 J二、黄码转绿码方式1.被赋予黄码人员需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需大于24小时),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2.如市民发现黄码赋码不准确,可及时向所在社区(村)报告、登记,由社区汇总逐级审核转码。6 t' N! D9 P, K' O
三、其它注意事项为及时有效地为符合黄码转绿码条件的人员提供服务,特设立“苏康码”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专用采样点,具体点位详见附件。“苏康码”黄码人员请主动向所在社区(村)登记,遵守相关防疫规定,除封控区范围内人员、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期未满人员外,其他黄码人员,需到黄码专用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全程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离。凡应检未检造成疫情传播的,依法追究责任。6 F* r# E' O; u8 I) p
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2022年2月10日* e. X+ l$ z. ^9 ?
1.png
2.png
& P6 R" I: i0 z! W$ s' m
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
▼▼▼

. t; A& t) i/ o( D7 ]
* y. s9 S- O8 p: S6 z) E
0 j2 S( {2 h" e1 A9 n7 |+ F. `6 ~) l. o% ^

1 h- T  }. d' f" p

2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广东15例,上海12例,福建10例,浙江3例,广西2例,天津1例,山东1例,云南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6例,浙江2例,广西2例);本土病例56例(广西33例,均在百色市;辽宁22例,其中葫芦岛市21例、沈阳市1例;贵州1例,在铜仁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6例,其中境外输入61例本土5例(辽宁2例,均在沈阳市;黑龙江2例,均在黑河市;江苏1例,在苏州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8例(境外输入4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32例(境外输入746例)。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近期这9趟列车出现阳性病例0 m1 J9 L+ ]6 P, p0 s: N8 l! Y5 p( X0 X
同乘者请主动报备
▼▼▼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这9趟列车有阳性病例,请乘坐过这些列车的人主动报备——
3.jpg
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
仍然严峻复杂
当疫情遇上返工高峰
江苏疾控发布最新返工提醒
▼▼▼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当疫情遇上返工高峰,从严从实做好节后返岗返工很重要。

江苏疾控发布返工提醒,倡导返工人员返程前: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返程后在目的地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另外,健康返工,防疫健康提示来了:

一、返工前主动熟悉政策。返苏前,在国务院小程序上,查询目的地最新防疫政策,按照要求做好有关准备。按照国家春节防控要求,中高风险所在县区严格限制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所在县区。中高风险所在地市非必要不出行,确实要出行,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 H% [% v6 s: \/ }2 w* L. D

二、返工途中主动做好防护。返程期间,遵守车站、机场、服务区等交通站场的防控要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少聚集,尤其在人多的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三、返回目的地后主动检测核酸。提倡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的人员返苏后48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持阴性结果返岗返工。建议在抵达地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高速路服务区检测或住家附近检测。

四、主动健康管理。抵达住处后,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药;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主动接种疫苗。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后满半年,尽快接种加强针。

昨天
中国生物技术网公众号; p/ Y- g0 k, U/ u
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  j: a2 k8 v  n) W! q1 {! o+ B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 z" o8 [# g& O, ]. v. s% v
针对核酸检测提速
开发最新技术方案
▼▼▼

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是目前世界上检测新冠病毒的标准方法,但结果返回通常需要至少几个小时。一些国家在面对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时压力骤增。因此,各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试图缩短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

日前,我国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个替代方案。


资料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点击下图见原文↓↓↓
4分钟内出结果!复旦大学团队开发出新型超高灵敏度新冠检测设备

北京时间2月8日,发表在生物工程领域顶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IF=25.671)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复旦大学刘云圻、魏大程和朱召芹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并将这种传感器集成在一个便携式设备中。通过微电子技术分析拭子中的遗传物质可以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内检测到病毒的RNA。

4.png
一项振奋人心的研究成果将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新力量0 C% ^# x9 O0 o5 z2 |" t8 ^
更值得骄傲的是复旦大学研究团队中的刘云圻
是咱靖江人!
刘云圻:1949年出生于靖江。1967年高中毕业于原靖江县中,1975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91年获博士学位。2015年12月,刘云圻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10月,刘云圻被聘任为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5.jpg
/ v2 U8 ~# `8 E  [% j6 h9 M( [' y; H9 o& N
6.jpg 7.jpg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刘云圻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光明日报曾出品系列短视频
《走近院士之我与共和国同龄》
讲述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
那些曾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
院士们的人生轨迹
其中一期
就是刘云圻院士
1 E! ]8 L' c! ~+ I8 D, b8 O
最后提醒
请大家遵守防疫要求
关注疫情形势变化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做好防护很重要!
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勤洗手,多通风!
疫情防控从我做起!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吧!
来源:健康江苏、苏州发布、今靖江、国家卫健委官网等

9 H! _; e7 Y9 p- m; a9 G6 i/ P# P) z  H* S' w
' T' r" m0 y* b% O4 Z5 }9 t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马洲 苏ICP备2024147505号-2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71号

GMT+8, 2025-7-7 08:12 , Processed in 0.021480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