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今年的梅雨季有些厉害 \1 r5 Y- z* j
自6月9日入梅以来 截至今天- q1 t& q2 q$ k+ V+ y. E" B
已超长待机34天 好消息是' C8 K R5 }9 d u4 v
再坚持坚持 靖江出梅有望了 据江苏省气象台最新消息 ↓↓↓ 江苏有望7月19日左右出梅啦~
5 e) P; A8 S- o# }2 m但是从靖江一周天气预报来看/ I( y; |6 n" }5 x$ R" L, [: K
“雨”仍是绝对的主角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 受梅雨带的影响 本周仍然多阴雨 具体天气预报:4 v1 r6 l9 }: A% ~$ @3 c3 N& H O* e0 K
14日下午到夜里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 夜里雨量中到大,偏东风3~4级 白天最高温度26~27℃ 7月15日 阴有阵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21~26℃ 7月1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18~28℃。 唯一的好消息是 本周气温总体不高 除周六最高气温达到30℃左右 其余都在30℃以下 这天气凉快得 都让人不敢相信 现在已经是7月中旬了 想想去年被35℃高温控制的日子 多舒服一天是一天哦~ 然鹅 别高兴的太早 靖江虽然还没出梅 但入伏却马上就要无缝衔接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期间正逢“三伏”的“头伏” 今年入伏时间是 7月16日(本周四) 2 V' |& H& S0 Z- m/ V
“超长版三伏天”
. [! O. ]. ~ H/ b$ _8 ?. f- A2 B
- j( k; ?$ E1 A2020年三伏天时间:共40天 7月16日-7月25日,初伏,10天 7月26日-8月14日,中伏,20天 8月15日-8月24日,末伏,10天 你没看错 今年三伏天从7月16日起 整整40天!! 8月24日才出伏啊!
( p; U. g7 |) I# p M9 D三伏天的气候特征是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那入伏后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入伏后很多人都错误的顾着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一心防寒才是关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防寒!防寒!防寒!三伏天身体最怕的6件事 ' x3 s& D f5 {9 W8 q
1、脚底最怕凉 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它们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脚部受凉,会使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疾病会随之而来。2、肠胃最怕冷 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表面让人很舒适,但是,现在的人少动、吃的多、常熬夜、压力大,本来就已经削弱了大家的脾胃功能,加之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外,吃了冰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 b, Q9 a% e0 j& U( W' W/ r
3、上身最怕露 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 4、最怕出汗不换衣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容易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症。
: n# M2 p" K/ X9 Z" r1 F* n5、洗浴最怕冷水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此时用凉水洗澡,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
$ r% m# h9 l- [% I& f. U0 x 6、喝水最怕快 很多人习惯在口渴时大口大口地喝水,但这样会让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加,原本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心梗。* {/ U# X, e* L! c. c" h! k* ~
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谨慎用空调 我们在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严重时导致脑栓塞。
) g2 }5 u; r- a3 ?0 P( @2、三伏天宜养心 三伏天因为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建议大家在补水之余还得适当补点钾,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 \1 E% L+ [1 s, O3 K( }! Q1 M6 A3、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祛外湿 三伏天本来空气就潮湿,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风寒湿就会趁机侵入人体。因此,夏季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祛内湿 三伏天湿气重,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因此,解暑祛湿不可少。建议大家买点豆蔻煮水喝,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
# C$ x) `5 h, L+ A# V4、三伏天防中暑 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时间过长,并做好防晒。也可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最后,提醒总结一下 一定不能忘记补水 人体在三个时间段容易缺水: “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 暑邪盛行,防止寒气入体 不然容易落下病根! 来源 :人民日报、现代快报、中国天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