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好习惯。然而还有一个生活细节同样不能忽略,那就是聚餐须使用公勺公筷。
3月8日下午,《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泰州市文明办主任殷俊、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顾维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飞参加发布会,文明家庭、品质家庭代表、餐饮服务单位代表、各驻泰媒体记者站的负责人、市各媒体有关负责人和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公勺公筷使用规范》的地方标准由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提出,并由市文明办、市食安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起草,如何使用公勺公筷有了泰州标准。会上,市文明办主任殷俊介绍了《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背景和目的意义。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警醒与反思: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筷来箸往间也为病菌扩散、疾病传播打开方便之门。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良好习惯,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是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的重要体现。
贯彻实施《公勺公筷使用规范》的地方标准既是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文明风尚的长期任务。作为普通民众,也许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锋一线。但是,如果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做好防护措施,就是为防疫作出了贡献。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顾维中介绍,公勺公筷的性质是分餐工具,应当显著区别于作为进食工具的自用勺筷。标准从尺寸、颜色、标记等方面对公勺公筷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并针对各类餐饮单位和家庭用餐分别提出了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制定落实《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能有效解决严防病从口入的大问题,为当前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其意义不亚于抗疫期间要求大家戴口罩。
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组织制定发布了《农贸市场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单位(学校)食堂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食品生产企业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规范》等4个泰州市地方标准。今天发布的《公勺公筷使用规范》是泰州市地方标准疫情防控系列的第5个,也是全国首个明确规范公勺公筷使用行为的地方标准。
《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在提出总体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细分不同场合,针对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用餐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规范要求。同时,针对市民使用行为,提出了6项要求:
使用公勺公筷后应放回原处。
用公勺公筷取菜宜适量,不将菜返回盛器。
用公勺公筷应夹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点),不用公勺公筷随意翻菜。
不得将公勺公筷插入菜或饭中。
使用公勺舀汤应避免汤汁溢出。
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盘,应使用公勺公筷。
《规范》倡导的这些细节,细致周详,文明科学,既有实用性,也具礼仪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标准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文明传承变革的积极作用。
图文来源:标准化处、我的泰州、泰州百晓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