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山镇新庄村三组百花港畔,一棵苍老的银杏静静伫立。它是靖江最老的树,今年已经480岁。这棵银杏树高未折断前,它有二十多米高,站在孤山顶上就能望得见它。 在很长时间里,它与一座庙、一条河为伴。
那座庙,叫涨公殿,曾经香火鼎盛。
那条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百花港,是靖江五大港之一。
隆庆三年(1569年),它经历了是靖江历史上罕见的大灾荒。史书记载,“六月初一日,潮涨,闰六月潮大涨。潮势如海,漂没民房无数,溺死万余口。七月十五日起,大雨3日,平地水深5尺,禾苗皆死,岁大荒。”这是一段无比惨痛的文字,彼时的靖江,总人口数也只有五万左右。
靖江人民从来不会甘心情愿地接受命运的的摆布,他们筑堤、开河、修路、造林,期盼着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但是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他们总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只有在新时期才真正走上了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
这一切,都发生在它的眼皮底下。
年复一年,古树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馈赠给乡民。盛夏,它用郁郁葱葱的树冠将酷热挡在身后,为乡民带来丝丝清凉;深秋,它还能产下三四千斤白果。 四五百年间,这棵老树曾被雷电劈断树枝,曾因村民的膜拜差点遭受灭顶之灾,这棵树备受村民敬仰,每月初一、十五香火不断。乡民们对它顶礼膜拜,不料却给它带来了一场浩劫。
2004年前后,我市对全市百年老树进行盘点。调查后,这棵银杏被证实为靖江“树王”,挂上了国家保护树木的标牌。大树周边围起了铁栅栏,树洞里填充了蛭石和柏油,并委托专人看护它。 ▲古树的守护人顾淑珍奶奶,九十一岁,耳聪目明。
那座庙没有了,先是变成学校,后来又变成企业。
百花港也变了,更便捷的汽车取代了航运,当年墙橹林立、船舶纵横的盛况已成往事。
唯有古树苍翠依旧默默地迎接着每一个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