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警惕!警惕! 最近两周天气变化无常 气温接连“过山车” 靖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人满为患 急性心梗患者明显增多 医院最多时一天进行5台急诊介入手术 近一个月收治31例 4月23日下午 在市人民医院急诊室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冠脉病区主任胡方斌 正在为刚入院的一名心梗患者开展会诊 这是市人医最近一个月 收治的第31位急性心梗患者 胡方斌表示 由于气温骤降、冷热交替变化加速, 极易**神经,引起血管收缩, 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急性心梗频发。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会出现前兆, 如持续性胸口闷痛,喘气困难, 甚至是梗死前心绞痛 (即在发病前的两三天内出现心脏部位短暂绞痛) 40-60岁男性系高发人群 “急性心梗高发于40~60岁的男性,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胡方斌表示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合理健康饮食,改善睡眠习惯 不要抽烟酗酒,注意保护血管健康 降低心梗发生概率
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提醒市民 心绞痛一般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 市民一旦发生长时间无法缓解的胸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或者大量出汗时 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求救 不建议自行开车或者骑车前往医院
$ @$ J7 r8 a0 }3 x0 m! Y
8 I, O9 ?7 x! S) z0 ~+ K. V% n* D3 S. ^+ ]3 z" y4 X% [- l* D0 v
3 l1 C4 b: Q$ F: G0 s+ z( P a, N( q( e+ w9 X
3 J8 H- ^+ @' |+ ^5 z5 ^1 ~
6 R! e8 @+ u% e; x
2 z8 Y; V) V- v' N7 U2 z& S" w) Q$ F) R6 J
8 Z6 s% N" u. q科普多读点: 心梗高发期,务必注意防范!
# G3 Q1 N+ s( z# `
; H' Z+ _( W- x) p& p. k' q5 r' }. z- _
: Y( E, X0 j9 L1 S; d9 V- L5 ~! p* `4 e% Q
( q. E \# l7 {2 C% W0 ?/ f1 K- r! q# a0 G
- f, a# g& j6 ?6 x4 K9 G Z( A# V" s0 M. \- u! ^0 r
' Q p; B ^) p; M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左侧心前区突然出现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感不适,还有人伴随心悸、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表现,持续超过5分钟要警惕,20分钟以上仍未缓解需高度怀疑心梗。此外,心梗也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后背疼、肩颈胳膊疼、牙疼等,极易被忽视。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久拖,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突发心梗 牢记两个“120” 突发胸痛、胸闷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才能构筑起固若金汤的心梗防治战线
0 g; N. X4 f. S |! t! j
% L/ W3 y& e# w+ ?) s6 Z& m, f, f, g9 a" E
. P- [# _1 J# d6 V7 r“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每年4月份左右的晚春时节,往往会有冷空气突然降临,这种气温的不恒定,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面临“倒春寒”,心血管病患者除了注意根据天气增加衣服,注意保暖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饮食上注意: 1.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心脑血管负荷。 2.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避免超重。 3.控制盐分摄入,咸菜、腌肉等少食用。减少甜食、脂肪等摄入,降低血液黏度。 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稳定和愉悦的情绪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大喜大悲会使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而焦虑、忧郁、悲观的负面情绪,会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还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和血液运行,导致形成斑块及栓塞。 适量运动,注意保暖: 很多中老年人习惯凌晨4-5点进行晨练,但早上起床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如晨练遇低气温,血管骤然遇冷易收缩,加之倒春寒易使血管收缩过度,导致血压升高,对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变的人非常不利。这段时间保养身体宜早睡晚起,合理增添衣物。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春季适当地捂一捂是有好处的,不要太早脱掉冬衣。 另外,对老年人而言,如果同时暴露于嘈杂交通噪音环境中运动则更危险。噪音起点为60分贝,每增加10分贝,中风危险就会增加20%-30%。可以说,噪音和低温随时会成为心脑血管的“杀手”。 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常锻炼请勿过早或过晚,同时避免嘈杂的运动环境。锻炼过程中要避免大量出汗减少水分和电解质过度丢失。 注意: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紧急情况请拨打120急救电话。 来源:靖江市人民医院、智慧靖江app、鲁网等综合
r3 x0 I7 i( _" J%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