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 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 CH.1.1、XBB.1.5、BQ.1.1 BQ.1和XBB的出现 不少人开始担心 第二波感染高峰
6 V. F, F- ]+ ~( M( V' r3 D3 {
最近 “第2轮感染高峰或在3到5月” 话题也登上热搜!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 \5 h9 ]; i p7 a
两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第2轮感染高峰7 c' @$ V% ]7 j
为何预测在3到5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1月31日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分析,从病毒学的角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阳康”后体内抗体水平会维持3到6个月比较高的峰值,短时间内再感染的人只有2%的概率。但是我们国人口基数非常大,从去年12月开始,再过3到6个月,我们的抗体水平慢慢下降以后,这时候如果有新的病毒变异株,我们再次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非常大,仍有可能出现高峰。 邢铭友教授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由于大家感染的时间先后有差异,再加上我们第二次感染以后,由于有一个基础抗体水平的存在,第二轮感染的人数、感染症状的轻重,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都会比第一次要弱得多。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也在2月1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预计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人群免疫力的下降,人群感染风险会增加,五六月份时,疫情变化会非常明显,到时候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冲击。但第二波疫情会出现在三月份还是五六月份,取决于是否会出现一种冲击力非常大的新毒株。 两类人群未来或受影响大 1. 还在恢复身体的老人 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现在很多感染过的老人正处于身体恢复期,很多体质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这个阶段,没发生感染的部分有免疫缺陷的高危人群,也可能面临下一波疫情的冲击。
+ b4 A1 t) x7 s9 k7 e2. 尚未感染的人群 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涉及的人群规模还是很大的。 注意!大家要做好2点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保持社交距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预防感染和二次感染 ↓↓↓ 1. 保持戴口罩的习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教授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提醒,特别是在人群较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规范佩戴口罩。普通民众常规出行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从事一些高风险岗位和环境下,感染概率增加需要佩戴N95口罩。 , j1 b D8 @6 s0 r' b1 M
2. 三类人群优先接种疫苗 邢铭友在教授在接受长江健康融媒采访时表示,由于“阳康”后6个月,我们第一次感染以后产生的抗体已经消失殆尽,这时候补种加强疫苗非常有必要。接种后可以推迟感染的时间,或者说减少感染的概率。
& H h( f* g' r+ H g三类人群建议优先接种: . O( h# h8 ^- g2 v+ W
一、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如医生、快递员等; ; w3 `3 D$ T5 \, ], R6 c4 i3 O
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有肿瘤或者是透析做过移植的这些患者; Y x+ d1 w) K6 H0 i* _! F
三、在第一次感染中出现了肺炎的表现,症状较重住院治疗过的人群,在第一次“阳康”以后6个月一定要接种加强疫苗。
" O, N% k: E+ @$ a# ~6 ]2 ?5 z另外,近日 没“阳”的人还要注意这6件事 重要!未感染者要这样防护
) h7 v u; Q1 Q" d( `+ C! Y6 ^0 }; `1 X; j- {
,时长01:32
4 r& N% F/ L* m: L2 c$ I( m8 N[color=rgba(255, 255, 255, 0.8)]( r! [8 d+ N* d; D! ~
3 y4 O! D5 U% ~' G$ b( o/ S& R, c. R
% ~) o7 ?) J9 E0 x1 }$ a* U h0 T
6 b! z0 a. s: r$ \! H3 Z- }/ k8 X$ L
2 |; h I" i! q4 r5 y$ Z6 Y8 w$ z8 ?% e' Y' [/ z! t
% {$ @; n. N: k/ R0 `' z/ x
- z6 G( ^) R4 a, m Y
' F$ H, i' F E% u
1 K/ J) W& E, l: f% r: L2 T; W5 T
$ Q3 X: o% v$ K: q- ?
1 S" M* \ s, ^( k6 y% E" {; D
. P: j$ g' p; f; V7 s1 J上下滑动查看具体注意事项↓ 警惕疫情的同时 下面这个病毒也进入高发期 同样要十分注意 ↓↓↓
, k4 d8 i& X6 M传播快!引起急性腹泻
9 q9 j! }3 I3 S& l近日,疾控部门提醒 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 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寒冷季节高发,传播很快 成人和儿童症状有区别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寒冷季节高发,一般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 / V2 S9 v2 _1 c* d, f/ V: u
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症状。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及餐馆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 B$ _+ M8 G/ v3 Z
传播方式上,它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尚无特异抗病毒药和疫苗
5 w( B2 L1 j& [+ j/ U. q1 f保持手部卫生非常重要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诺如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极易出现反复感染。 # |- V7 Z" S+ b3 e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8 }9 y+ o) v3 j( W
- H, ]8 g* T4 D# F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7 b8 c/ O* B3 f$ V& u
3 j+ y( }& p# `, y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 V, f) C4 s& U+ W1 d( ]* v+ I6 p* s: J! N; l* A
4.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X. b! C6 l! t! g4 g- F5 d0 L4 E
3 I& h- `- e) k. J: e5 M 5.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病人呕吐物、粪便如何处理? 含氯消毒剂对病毒最有效 首先要了解,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那应该如何对病人呕吐物、粪便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呢? 2 `; U' u/ B3 n, P
1.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毫克/升)~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至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处理。 ; X- p" `( G: V/ B3 B. U
2.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以上。 & t' t$ X$ u! j6 y( J% W
3.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 s a# m. k, S4 Y: e4.集体单位打扫厕所和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Y' B2 Z6 k, A' D/ q' D. U5.在处理患病儿童的呕吐物和粪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此外 2月6日(周一) 中小学幼儿园就正式开学了 江苏疾控发布了开学健康提示0 ?' Z! Z) ~3 J5 X" v ]9 A
开学前要做好健康监测 开学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 R; g8 E2 J, r
事关开学!
( R# ^6 I0 ^0 z: D( Z江苏疾控紧急提醒 8 J( k! C: ?$ v8 M+ n" Q9 t
! O# b3 } l; f" @& J7 @% _
7 E( p# a1 K* Y7 T4 t: _,时长02:26
& ]! P: U1 s* V8 O: D[color=rgba(255, 255, 255, 0.8)]
7 I& I7 `- }- I
; ?1 P. l4 S& `0 F: k
" u4 m! d9 }$ G$ r& N5 b
2 R7 g6 F3 B, W2 o: N1 ]$ n. B+ c7 f. x# D% b6 B
I6 u) x* u& y- @
, e+ {1 y$ k! P6 j2 F3 N% v7 p
3 X! j* d R$ ?7 [' X( Q7 K+ f3 c
8 I; `2 V" Z0 i( B$ w+ w
/ c1 O% p9 e8 ?& D1 _1 h+ o( q, a' W3 ?& m) ?! o* u
+ `$ i' K" T7 `* b. d) P }8 L$ e
) d6 ^6 t' U G2 `' p" b. p
. ~" |% Y! ~9 k8 D) v
4 X: t9 A# d5 `# l" z& r, a1 E4 V开学前,做好健康监测开学前,健康监测十分必要,返校前一周,师生都要关注体温及新冠感染相关临床症状,如果出现咳嗽、咽痛、呼吸困难、乏力、腹泻等可疑症状时,及时检测新冠抗原或核酸,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6 T n0 p: ]- K; `6 G
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主任医师艾静表示,师生员工如果出现发热 乏力、干咳、咽痛等症状,不应当带病工作或者带病学习,入校前检测体温,如果发现异常,应当采取留观等检验措施。
+ c' ?3 v, D% t5 p! W3 }中小学学校和幼儿园要正常开展晨检,因病缺勤缺课要追踪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等。 注意预防流感
# u. W8 H0 l% e5 s9 {! l6 N+ y# ?和诺如病毒胃肠炎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开学后,广大师生要特别注意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预防。9 H9 w+ |, X* J" C g8 r/ ~" l
' U5 @1 G& v8 b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江苏2022年夏天出现了H3N2主导的夏季流行高峰,此后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进入冬季后,H3N2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流行水平,但是根据既往的监测结果显示,春季开学后,B型V系流感常常在学校引起聚集性疫情。 1 P# E# q% J4 M7 b/ w. a) o
在预防方面,师生员工应坚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一米社交距离、科学锻炼等好习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摘掉口罩,也可用纸巾、手肘遮住口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及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9 r/ | b- m- W% T
喝水是好习惯,但不能喝生水,学校桶装水的选用要符合卫生标准。住校学生要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在校如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不带病上课和学习,避免交叉感染。 孩子抵抗力弱 家长、老师们务必格外小心 来源:健康江苏、人民网科普、人民日报、江苏疾控等 ' [: N! s" R6 _
' O7 ^" X# H3 G; X5 u4 F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