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靖江生祠镇东进村邓家场 附近田间地头 “爬满”了粉红色像虫卵一样的奇怪东西 据附近村民称 在他们村前路边的排水渠两侧 这几天突然爬满了 一团团椭圆形的粉红色物体 一个上面密密麻麻至少有上百颗卵 让人看了头皮发麻 (发现不明虫卵的位置) 那这种不明虫卵到底是什么呢?早在去年10月份在靖江生祠镇的三圩村也曾大量出现过这样的“粉色卵”,后经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探访发现,这些密密麻麻肉团一样的东西,系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虫卵!市农业部门随即也对福寿螺虫卵进行了灭杀行动,谁知今年又卷入重来了! 
据了解,福寿螺的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表明卵内已孵化成幼螺。福寿螺繁殖能力惊人,每年的5月至8月是福寿螺的繁殖旺季,一只雌性福寿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巨大的基数加上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福寿螺疯狂增长的重要内因。福寿螺在河道、池塘等水域内大量繁殖,大量吞噬藻类和其他微生物,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要根治这样的福寿螺,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生石灰等进行灭杀。 什么是福寿螺9 f& ]# u9 F7 @. h# v
据公开资料显示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是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重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福寿螺食性杂、食量大,' ?8 ]6 w8 n; S0 ?
会大量取食水稻、水生蔬菜等水生作物, 极易造成农业生产损失 稻田里面如果有福寿螺的话 水稻可以减产20%
* h2 M, O$ u/ v* J
9 {/ N- L1 n+ k# x* Z4 B/ h福寿螺喜阴怕光
& R4 L4 F V+ i; T* R5 A3 F9 h( M9 M 越干净的水越适宜它的繁殖生存 在很多地方,福寿螺被称为“水中恶霸” 一旦被它们占领的水域 不用多久水质就会下降 水域富营养化,最终里面的野生鱼无法生存...
2 U0 r$ C. ^7 S2 N l5 K* b3 G* z+ W* O
% f( |) K7 ?5 O
* A! X; h: n) A6 K# d a/ D
5 p! f1 A6 N! x: I1 v8 O2 ]& v5 E9 J* P1 t) ?2 z5 Z/ C
福寿螺不是田螺,千万不要误食
+ }; O# n9 V, r4 k; ?
6 U( z ~ U! m7 u4 G9 f9 ]4 ]! `- i c% ?$ T6 O1 S
' Q m5 c! O" |0 E& a3 `6 Y
由于福寿螺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食用后很容易被感染,引发脑膜炎等疾病,或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市民见到福寿螺千万不要食用!由于福寿螺和田螺长相相似 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区分 下面的辨别小技巧请收好 ↓↓↓如何区分福寿螺、田螺 + Y- `: ]3 M8 S' G$ `
1.看外形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福寿螺和普通田螺外形有差别,福寿螺螺口大、螺塔矮,有纵纹。而田螺螺塔高、螺口小,尾部尖。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田螺 2.看肉色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田螺。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且可能有粉色虫卵;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带壳的好区分 不带壳的螺肉要如何区分呢? 一点也不难! 和分辨外壳颜色一个套路: 两种螺肉主题色也不一样! 田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 而福寿螺则是泛黄褐色 ∇ 螺肉样子也差很多! 福寿螺有两对触角,而田螺只有一对。
; [" l) }4 M2 O# Z 所以当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较多且杂乱, 那就是福寿螺没差了! 那么福寿螺究竟能不能吃? 医生提醒 最好不要食用福寿螺 若实在管不住嘴 那就一定要彻底加热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 如果大家最近遇到 W) i, x, x3 {( G
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 可立即联系农业部门
; K: l) U- X- O4 S# T3 G
3 E! @6 G3 a2 L1 K+ P(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