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打车一样随叫随到,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再也不用掐点赶车了!”昨天,家住滨江新区晨阳甲第的居民陈女士体验了一把“打公交”的便捷。在家用手机小程序预约,确认上下车地点后,就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车辆位置。仅仅几分钟时间,预约的公交车便已在站点等候。 8月1日,我市首批“网约公交”正式上线,市民可以像“打的”一样“打公交”,并且是用公交的价格享受“打的”的服务。 市弘宇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刘林介绍,“网约公交”不像普通公交必须按固定路线行驶,而是打破了路线和站点的限制,根据乘客的需求在特定的区域内灵活调整。我市首批“网约公交”运营范围主要集中在滨江新城,具体范围是:东至文兴路、西至通江路、南至渡江路、北至环城南路,覆盖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市人民医院、滨江学校、靖江高级中学等49个虚拟站点,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市民在虚拟站点、主干道、小区门口等位置均可以“打公交”。 “网约公交车”究竟方不方便?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文化中心公交车站点体验。通过站台张贴的“掌上公交”二维码,记者进入小程序,选好上车点和目的地后,支付3元车费就完成下单。很快,系统就匹配最近的公交车接单,大约3分钟后,记者就登上了“网约公交车”,前往指定目的地。 在“网约公交”上,已经有多位乘客。市民顾玉萍是从滨江新区前往市人民医院,她告诉记者:“原来错过一班公交,要在公交车站等好一阵,现在花公交车的钱体验到了坐网约车的便捷,真不错!” 不同于网约车,“网约公交”乘客众多,上下车地点也不尽相同,如何设计更合理高效的行车路线,是公交运行需要解决的难题。刘林告诉记者,“网约公交”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载客公交算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综合乘客定位、目的地方向、周边公交资源分布、实时路况、运行能力等信息,为乘客快速匹配附近顺路、用时最短的车辆。同时,灵活调度车辆,调整班次安排,实现出行需求与运力供给信息实时共享与精准匹配。目前,我市首批上线4辆网约公交,试运营时间为6:30~20:00,后续还将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整。 “目前,我们只开通了滨江这个区域范围,后续还计划增开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周边区域,进一步方便斜桥片区群众出行。”刘林告诉记者,弘宇公交将通过积极联动社区学校、接听热线电话、分发宣传单等方式,及时优化调整“网约公交”的运营状态,持续升级公交配置,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效。 * t0 I- R5 r6 W* y& @( ?
9 @$ m. q" t- O! A5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