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0日是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近日从靖江市人民医院获悉:11月上旬降温以来,市人民医院在短短两周内接连抢救5位年轻心梗患者,其中最年轻的还不满30岁,年纪最大的40岁。
8 P) C2 V0 w4 Z( s( `5 `0 `$ T) t4 d |* d
9 j( i1 @) x- _) D8 ]8 O4 y( T
; W( p% F) G8 P( U+ t* |% b' ~3 I, e6 S: [+ T* M
& X3 O0 _* @ _% o/ C
35岁小伙突发心梗险丧命日前,35岁的张先生在下班后突然出现胸闷,在坚持一小时后疼痛依然无法缓解,于是来到新港城医院就诊,随即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在口服相关药物后被立即转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位患者当时的动脉造影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这属于心梗中非常危急的一种。”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亚彬介绍,患者被送至市胸痛中心时无家属陪同,且不是本地户籍。但考虑到生命至上,医院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先治疗、后收费”,在完善核酸检测及相关检验检查后,立即进行了血管开通手术。
术后,躺在医院冠心病重症治疗科监护室里,张先生仍然心存疑惑:为什么我这么年轻会得心梗?对此,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主任胡方斌解释,这位35岁的患者,与医院近期收治的另外几位30~40岁的心梗患者发病原因基本相似,都是长期“熬夜+抽烟”, 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身体不堪重负,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3 L2 c0 L: c5 a1 `! B; `' ]6 r0 `( \
8 |! x( ^. T+ t2 ?
" M/ E6 }5 B! W/ j7 _; y( U6 a* I) [4 }! x
; k+ U- N p0 |( Z% G; B
- r o2 y* S; @5 j年轻人心梗多是“作”出来的在医院的病例分析中,记者看到,吸烟和超重是40岁以下患者心肌梗死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了6倍。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威胁着吸烟者和周围人群的心血管健康。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十几年前,45岁以下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很小,但近几年,45岁以下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临床上很常见。短短两周,医院就救治了5名不足40岁的年轻心梗患者。”胡方斌认为,心梗逐渐年轻化的原因多为压力大、长期熬夜、抽烟喝酒等,但究其根本,还是跟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基础不错就使劲“作”有关。 “一些年轻人生活无规律,喜食奶茶、‘外卖’,锻炼又极少,这些不良因素长期影响,会导致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也是引起心肌梗死最基本的病理原因。”胡方斌说,若此时加上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制、饮水过少、睡眠不足与吸烟、饮酒过度等情况,就极可能引发心梗,让原本的“老年病”发病年龄大为提前。
8 n3 |& ?6 k+ S) O9 p0 z& {$ s6 t' p: K
- [9 }" T0 `# v, g# |: t( V+ Z% r6 q# X6 A8 |7 x' k! X' D
5 U0 T5 v k; R" t( ~$ v' J* P7 l. L, B, f6 v) Q
牢记“两个120”“心梗的突出症状,就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剧烈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也有人伴有出冷汗、恶心等症状。通常情况下,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的话,心梗的可能性极大,要尽快到医院,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聂亚彬告诉记者,急性心肌梗死从发病开始,最理想的救治时间是发病120分钟内。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钟开通,就多一分成功救治的希望。但许多病人发生胸痛,不是第一时间选择就诊,而是忍着,忍无可忍才到医院去。部分心肌梗死是因为就诊时间过晚错失了最佳抢救机会。 医生提醒:有数据显示,与自己去医院相比,使用救护车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因此,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患者及家属应牢记两个“120”,一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牢记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 来源:智慧靖江app、靖江市人民医院 ! J6 d0 i z( H- G;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