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其中明确确诊病例诊断中抗体诊断仅适用于未接种新冠疫苗者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其中明确,确诊病例诊断中,抗体诊断仅适用于“未接种新冠疫苗者”。
与第七版诊疗方案相比此次修订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即: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 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 诊疗方案进一步强调了预防接种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指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
打疫苗了吗?”
成为了不少人 social(社交)的开场白~
然而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晚打第二针疫苗就前功尽弃” 等说法 在网上此起彼伏
新冠疫苗两针成分和剂量 有差别吗? 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 两针疫苗究竟间隔多久 比较好? 近期上海卫健委就最近一些 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01
新冠疫苗两针成分和剂量 有差别吗? 答:按目前的免疫策略,新冠疫苗两剂次在成分和剂量上没有差别,无论第一针、第二针。
目前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疫苗,上述三种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制作工艺是基本相同的。 02
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 可以替代接种吗? 答: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03
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 答: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04
第一针打完后, 第二针暂时预约不上要紧吗? 答:目前推荐二剂次疫苗最佳接种间隔在3到8周。接种点会结合疫苗的供应情况和每个人第一剂的时间合理安排第二剂的接种时间。万一暂时预约不上,也别担心,因为在3到8周这个区间内,效果都有保证的。请耐心等候。 05
打完第一针,出现症状了, 还能不能打第二针? 答:我们列举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接种之后,恰好赶上慢性病发作或者患上了感冒、疱疹等急性疾病。对于这类情况,应该首先对疾病加以控制、治疗,等发作期过了,或者慢性病控制稳定了,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
第二种是接种第一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也可以照常接种。
除此之外 网友还有这些担心 看看是否也是你 打疫苗的顾虑呢? ↓↓↓
担心一:本来没有病,接种疫苗后会得病吗?
这种可能性没有,疫苗造成疾病的情况非常罕见,一般都是发生于减毒活疫苗,发生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现在使用新冠病毒的疫苗,没有减毒活疫苗,全部是死的疫苗,疫苗制剂本身不会造成疾病。
担心二:病毒变异后,打了就等于白打吗?
在南非发现的变异株,还有在巴西发现的P.1变异株,可能会使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一部分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率。但是降低保护效率不是全或无的,它只是一个程度的下降。疫苗保护效率下降,一般是对轻症的病例,对重症病例保护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据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介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会为接种者建立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就算有一天病毒变异出疫苗现有的控制范围,之前的针也并不白打。
担心三:要不要进行加强针接种呢?
南京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主任梁亚琼表示:“如果真的监测到一定期限,抗体水平下跌得比较厉害,也会出一个合理建议,要不要加强接种,这些都是要根据后期的观察数据来决定的。
防疫道路千万条 接种疫苗第一条 做好全民免疫 需要你的一“臂”之力 来源 | 国家卫健委、新华社、上海发布、上海卫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