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马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4|回复: 0

吓人!靖江街头又一电动四轮车自燃,瞬间烧成只剩“骨...

[复制链接]

9206

主题

9211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192
发表于 2021-2-6 1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车最危险的事情就是自燃了!
车辆自燃原因有很多
比如
线路老化、过度改装、电路短路
以及撞车等
车辆一旦自燃,很难控制
后果轻则车毁,重则人亡!
这不昨日在靖江新建路
就有一电动小四轮车发生火情
现场视频
靖江社区网友提供消息
昨天(2021年1月31日)中午
在靖江新建北路
一辆停在路边的电动小四轮车自燃
瞬间车子被大火淹没
现场浓烟滚滚
靖江消防接到警情后
出动一辆消防车火速救援
到达现场后发现
电动车已被大火包围
情况紧急
消防指战员迅速展开灭火救援
火势得到控制
未造成人员伤亡
但电动车已经被烧了仅剩骨架

事后据现场群众:发生自燃的电动车系一辆无牌的电动四轮车(老人代步车),关于电动四轮车:一类是电动汽车,能上新能源牌买保险,持C证上路,在资质上和燃油汽车别无二致;另一类是低速电动车,江湖俗称老年代步车,这类车不能上保脸,不能上新能源牌照,没有路权,不能合法上路。   

老年代步车的安全问题,由于其低劣的配件、粗糙的加工,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导致它们发生自燃的机率非常高。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电动四轮车前应该先弄清楚要购买的车辆是否能依法登记上牌和上路行驶,切勿轻信商家虚假宣传而草率购买,对不能登记上牌、不能上路行驶的车辆千万不要购买,为了自身安全也请拒绝乘坐此类安全设施严重不达标的电动车辆。

当然不仅仅是一些无法上牌的电动四轮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几年,电动汽车自燃的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

↓↓↓
14.png
家里有电动汽车的注意


15.jpg
如何预防电动汽车自燃?




1、电池需要定期养护  

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或者单体电池之间温度不均匀,就会出现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在平时开着车中一定要对爱车的电池多做一点养护。  

2、充电也要特别注意  

充电的时候一定要把充电线和车辆紧紧地贴住,充电桩附近不要放很多杂乱的东西。一次充电的时候不要太满,多充几次就可以了。也要尽量避免充电时间过长,正常充电时间为八小时左右。另外,过充和滥用充电插头等也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出现自燃。  

3、高速碰撞是自燃的“元凶”  

纯电动汽车多以三元锂电池作为蓄能元件,虽然续航能力要比镍氢电池高不少,但安全系数却有所下降。在高速碰撞时,三元锂电池内部的隔膜会受到严重变形,线路极易出现短路,致使电池的温度不断攀升,最终导致高温明火,在瞬间发生爆炸。

4、涉水路面尽量绕行  

虽然说新能源汽车的防水级别已经达到了IP67级,厂家在生产的时候也尽量把电池做到严格的封闭。但是遇到台风天或者雨天,要尽量避免出行或者避开积水过深的道路。车辆一旦涉水,就可能发生非常严重的漏电情况,漏出来的电流很可能会把电池的包底部给击穿,从而出现自燃。  

5、避免随意改装  

电动汽车出厂销售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的检验,针对汽车的电路不要私自随意改动。车主应该严格按照充电操作规范进行。

6、避免长时间驾驶  

长时间驾驶,电池的负荷会增大。如果需要长途驾驶,建议中途多在服务区休息一下,一来舒缓驾驶人的疲劳,二来也好让电池降温。

7、选择适宜的位置停放  

停车时候,尽量选择阴凉地方停放,此外针对电动汽车的线路、电池、底盘等要定期的检查。对于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零件要及时更换。  
遇到自燃怎么办?



1
如果车内出现了烧焦味或是刺鼻味道,证明有东西的温度太高了,导致塑料部件着火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这时候千万不要慌张,要立即停车,然后熄火、下车,并拨打4S店救援电话,让专业的人员尽快过来处理。

2
电动汽车的电池着火之前,往往会冒出白烟,然后过几分钟才开始燃烧。所以车内当出现来源不明的烟雾时,要立即停车,下车后要与问题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后拨打救援电话。切记没有查明烟雾来源之前,千万不要启动车辆也不要进入车内。再者为了避免附近车辆遭殃,在车后3米处要放置警示标志。

3
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已经着火,必须立即停车、下车,远离。动力电池已经着火,这时候熄火已经不重要了,如果火势不大可以用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较大,且没有发生爆炸,要远离电动汽车,拨打火警电话,且不要擅自靠近电动汽车。
部分素材来源: 东莞消防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马洲 苏ICP备2024147505号-2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71号

GMT+8, 2025-7-10 14:59 , Processed in 0.02472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