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走在靖江步行街上, 你经常会看到有一群人举着宣传牌, 呼吁大家“领养代替购买”。 他们都是“靖江小动物之家”的志愿者, 平日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业余时间则是 “靖江小动物之家”志愿者群的一员。

“靖江小动物之家”的负责人蒋涛是“靖江小动物之家”的资深志愿者。“70后”的他有着一份体面的职业,说话也透着一股理性和沉稳。面对400人的志愿者微信群,他既要参与群体的协调管理,还要承担救助点的系列工作。  “靖江小动物之家”负责人 蒋涛  志愿者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给流浪小动物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市民如若有领养需求可与我们联系。在救助点,我们请了专门人员做喂食、清扫工作,志愿者主要负责观察动物情况,看有没有生病的征兆,同时还要对一些‘伤员’悉心照料,小动物们一旦生病就糟糕了。 “靖江小动物之家”成立于2018年。 在此之前, 包括蒋涛在内的部分志愿者 在其他救助组织服务过, 为了给这些小动物一个更好的环境, 他们选择独立出来,从零开始。 给救助点选址就是一件让志愿者们十分烦心的事,要有足够的空间,又要远离居民区。几经周折,他们在一处农场租用了近200平方米的区域。今年年初,他们还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救助点做了“旧房改造”,从铺砖到盖瓦,样样亲力亲为。 想要救助流浪小动物,最难过的一关当属资金筹集。蒋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志愿者们都是无偿帮忙,但工人工资、口粮、猫砂、治疗等都要花钱,一个月至少需要一万元,而这些钱都是志愿者们自掏腰包,你一百我两百地众筹起来的。
救助点待领养的小动物  救助点运营期间困难重重 
蒋涛很喜欢小动物,自小养过的猫狗不计其数,现在家里也有好几只猫,都是他从外面救助回来的。他说见不得小动物们在外流浪受苦,也是对生命的怜悯促使大家坚持到了今天。 救助中的困难很多,其中一个是动物救治困难。记得刚成立时,志愿者们救回来一只奄奄一息的猫,它的毛发因为长时间待在肮脏的环境已经全部脱落,健康状况非常差。但志愿者们不愿意放弃,精心照顾并坚持治疗,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小猫才恢复了健康,后来顺利被当地一户人家领养。 采访中,蒋涛说他不愿公开救助点的地址,原因是担心有人借此故意遗弃动物。“之前有人知道了救助点的具体地址,偷偷把小动物遗弃到门口,人就跑了。很多都是还没睁开眼睛的小奶狗、小奶猫,救活它们非常不易。”说到此,蒋涛叹了一口气。 接着蒋涛提起本月发生的事,有一名志愿者在路上看到一只约3个月大的受伤哈士奇,右眼的眼球都突出了眼眶。志愿者将其带到了宠物医院,自费为其做了摘除眼球手术。如今,这只哈士奇已经恢复了活力,看到志愿者过来就撒娇求抱,缺了一只眼睛也不耽误它展现调皮的本性。 蒋涛表示,能把这些流浪小动物从濒死的状态救回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呼吁爱心人士领养 
虽然救助点的动物们不断被领养,但不时也有被收留进来的。如今救助点小动物的数量有100多只。 “救助点的小动物大多数是中华田园猫、中华田园狗,一些人只想要品种狗,看都不看它们一眼。还有些人不要已成年的动物,想从小养起。”蒋涛说,在与动物们的日常接触中,他感觉到小动物们其实很渴望与人类相伴,“救助点只要有人过来,狗狗们就特别兴奋,围着你走,拼命地用舌头舔人,疯狂示好。成年的动物年纪大了,但也懂事。” 记者看到一只摇首摆尾的哈士奇,蒋涛说这是救助点的“钉子户”,叫做“拐拐”,它已经待了2年。其实“拐拐”的品相很好,还是纯正血统的哈士奇,但是它缺了一只前肢,因而不受领养人待见。 为了帮助这些亲近人类的小动物 尽快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志愿者们常常在 自己的朋友圈发布领养信息, 蒋涛也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 在靖江步行街上举牌子宣传, 上面写着“领养代替购买”。 “虽然有意向的市民很少,但还是要坚持做下去,至少可以传达出善待小动物的理念,即领养代替购买,以及如果不爱,请别伤害。”据悉,“靖江小动物之家”有一个同名抖音号,其他地区的市民如若有领养需求,可与其联系。来源:泰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