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开道为后人, 后人继业慰忠魂。 在靖江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为纪念先烈勇士,靖江的一些乡村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让后人铭记悼念。在这块闪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靖江人铭记英烈遗愿,弘扬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图为部分革命烈士 马桥镇铭坤村史铭坤,1920年出生在马桥镇双店村,194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 ** ,曾任侯河区双店乡乡长。1947年12月,他在开辟边区斗争中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押至马桥据点,用尽酷刑,他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于白衣堂西首。史铭坤牺牲后,马桥一带的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悲痛。 为了纪念这位英烈,解放后,经靖江县人民 ** 批准,他的出生地双店村改名为铭坤村,即现在的靖江市马桥镇铭坤村。不屈的红色精神融进了铭坤村人的血脉中。如今,聚焦强村富民,铭坤村铆足干劲,通过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以生动的富民实践鼓起了村民腰包,让村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铭坤村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招引“G12农乐谷”三产融合项目,走出一条“红色引领、产业富民”之路。
图为马桥镇铭坤村 东兴镇克成村吴克成,靖江东兴镇人,1924年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克成回到靖江,并在家乡办学,经常利用授课之余,向学生进行抗敌御侮的教育。1939年,吴克成加入中国 ** ,不断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与恶霸地主作斗争,并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收复靖江城作出贡献。1948年遭国民党军队伏击,壮烈牺牲。 为纪念这位倒在黎明前的英雄,靖江县委、县 ** 将吴克成的出生地丰秋乡改名为克成乡,也就是现在靖江市东兴镇的克成村。克成村原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经济发展一度滞后。近年来,随着沿江开放的持续推进,全村80%中青年到附近的长强钢铁、新扬子造船、中建钢构等大型企业务工,村里也落户了一批个体工商户。2018年,克成村实现整村全面脱贫。克成村宜居的环境吸引了各地的种养殖能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养出了无公害的绒鳌蟹、草莓、水蜜桃等。每逢双休日,住在城里的年轻人拖家带口来到村里的农业基地钓鱼、烧烤、休憩,在美丽乡村里享受悠闲时光。 
图为东兴镇克成村 生祠镇利珠村
浦骊珠,红光人,1913年生。小学毕业后去常州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务农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在对敌斗争中十分英勇,善于做群众工作,多次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上级任务。1947年被捕。临刑前,浦骊珠坚强不屈,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为纪念这位英勇的烈士,浦骊珠牺牲后,当时的太和区 ** 根据群众要求,将浦骊珠出生的毗卢乡改名为利(骊)珠乡,即现在靖江市生祠镇利珠村。浦骊珠烈士的红色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利珠人,奋力创业,摆脱贫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如今,利珠村初步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高效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花园村”,并以“七彩”命名,打造“七彩利珠、花海果都”特色品牌,先后获评江苏省“水美乡村”、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图为生祠镇利珠村
来源:靖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