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早上7点,在G2京沪高速靖江出口疫情防控执勤点,市交警大队教导员焦桂红穿戴整齐防护到位。 “同志们!高速公路卡口查验服务点是防止疫情输入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要对全市人民负责,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沙哑的嗓音短促有力,振奋人心。简短思想动员后,焦桂红带领民警、辅警们,开始了自己连续奋战第34天的工作。 像钉子一样“钉”在高速卡口 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市交警大队全面调整道路交通保障勤务。身为市交警大队教导员,焦桂红把自己安排在了“第一梯队”。 “请戴好口罩!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辆山东牌照大货车被焦桂红拦下。车上人员出示了“两码”和核酸检测证明。他热情询问是否有人来此接车,并叮嘱司机,稍后贴在驾驶室车门上的封条在靖期间绝不能撕开。 在执勤点上,50岁的焦桂红一刻也闲不住。
除了疏导交通、引导分流、配合其他部门运送人员外,焦桂红还需参与换班之后各种协调性工作,人连轴转,一刻也不得闲。 卡口执勤中,有的是“双警家庭”,有的身体有恙,焦桂红嘘寒问暖,调整他们的执勤班次,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有时人手一时安排不过来,他自己顶上。虽然每6个小时轮换班次,但他每天却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宛如一枚钉子钉在了抗疫卡口。 从“焦劳模”到“焦通红” 暮春时节,气温温差大,早上穿着厚衣服,中午气温则常常飙升至30度。骄阳烤红了焦桂红的脸,两鬓的白发上汗珠亮晶晶。同事们对焦桂红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焦通红”。 2007年,焦桂红先后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但他时刻告诫自己,荣誉只代表过去,自己必须从零开始,把自己当作是一位普通民警。
或许是常年在路面执勤养成的“习惯”,焦桂红无论是调整执勤位置,还是勤务转换,总习惯于一路小跑。“不跑不行呢,前面放行速度慢了,后面就容易堵。”焦桂红说,“驾驶员滞留时间长,情绪难免有些焦躁。”“我们快一点,驾驶人员和车辆就能尽可能地提高通行效率。”更多时候,他小跑时饥肠辘辘。 “能不能让志愿者先送一百份面包、方便面和矿泉水到卡口,有的滞留车辆上的人员七八个小时没进食了。”4月11日傍晚,焦桂红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联系交通局和志愿服务队。30分钟后,食品和水就送到了。物资刚被发完,靖江某汽车销售4S店的一辆拖车到达焦桂红执勤的卡口。看到驾驶员没领到食品和水,焦桂红果断把自己刚领到的快餐让给了他。“看到驾驶员焦急地等待核查放行,我的心里也很着急。然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帮帮他们。”“大家都不容易!”焦桂红笑着说。
图为焦桂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陆环宇摄 来源: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