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公车是加柴油的,怎么加油卡信息显示加了600多元的汽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不久前,江苏省靖江市纪委监委调查人员在利用大数据平台比对公车加油信息时发现了这一条异常情况,随即联系中石化公司。“这些数据都是电脑里导出来的,肯定是真实的。”中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回答道。 自去年12月起,靖江市纪委监委技术室经过与检查室的沟通,总结历年公车违纪案件规律,开始自主研发公车油卡监督管理平台。该平台在采集公车管理大数据信息的同时,设置了公车油品、24小时内油耗变量值、排量与加油量三个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搜索其中的异常,用于发现“私车公养”和“公车私用”等违纪线索。 为了查证事实,该市纪委监委调查人员登录“公务车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北斗监控调取该车的行车轨迹,发现该车近期并无远途记录,按百公里油耗计算的话,没有加600多元油的必要性,初步认定这是涉嫌违纪的案件线索。经过进一步分析,调查人员很快锁定了某单位党政办主任孙某“私车公养”的情况。 随后调查人员又调取了加油站监控视频,并将孙某私车的截图和孙某加油时的照片打印出来,坐实孙某的违纪行为。 “你们单位的三张加油卡近期怎么加了这么多的油,你解释一下。”面对调查人员的询问,孙某如坐针毡。 当调查人员拿出孙某用公车加油卡给私车加油的截图时,他涨红了脸,沉默一段时间后,坦白了自己的违纪行为。 “大数据的优势在于能精准发现客观证据、缩短初核时间。”靖江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通过平台从全市600辆公车上近2万条加油信息中筛查出近10起违纪线索,均已移交党风政风监督室作进一步核查。 来源:靖江廉政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