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马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02|回复: 2

这个武汉回靖病例两进人民医院,值得深思...

[复制链接]

9179

主题

918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093
发表于 2020-2-3 14: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社区编辑 于 2020-2-5 11:49 编辑


防控疫情已经进入关键期,绝对来不得任何马虎,对于防控工作,各 ** 部门,单位,每一个靖江人,应该放弃以前工作中一些流于形式主义的东西,特别是在防控压力下,靠的是领导和各个公务人员的责任感,该决断的事情自己决断,不要对上请示或对下调查走流程,绝对不能形式主义。下面学习一篇人民网评论

疫情当前,工作层层转包要不得!
近日,有基层人员反映:“今天一天收了妇联、振兴办、组织部、 ** 、县委、卫计局等十来个部门的文件,都是给乡镇安排防疫工作,好像大家都很重视,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助乡镇解决哪怕是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实际问题。”
用会议传达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
防控疫情,一旦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不仅难有成效,还会让人啧有烦言。从那名基层人员的“吐槽”,我们就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的不解与不满,以及委屈与憋屈。类似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亟需纠偏。
“疫情仍处于扩散阶段,局部地区有迅速上升趋势,形势复杂严峻。”越是如此,越需出实招,求实效,而不能空喊口号。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哪怕文件下发了一箩筐,疫情仍会蔓延。
防控疫情,不是不能下发文件,但不能光顾着下发文件而不做实事。倘若徒有形式,既防控不了疫情,也安定不了人心。
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这是领导干部的职责。破除形式主义,深入第一线,少一些“给我上”的粗鄙,多一些“跟我上”的自觉;走进群众中间,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共同破难题、出实招,才称得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带着问题意识,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倾听基层缺什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利于防控疫情。那名基层人员的“吐槽”不正是民意的折射?对于基层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他们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抓基层工作,实属不易。拒绝形式主义,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空对空,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激励他们干事创业,基层干部才能更好地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团结一致拼命干,共同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而靖江很多网友对斜桥这位58岁确诊病例有异议,特别两进医院很气愤,那些所谓的传播了多少人不要去信,但是科学按照发热或武汉归来人员就诊规范进行分析。先看下靖江前天确诊患者二的运行轨迹图,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名患者从武汉回来的轨迹。

情况通报
患者二:男,58岁,现居住在靖江市城区,有武汉旅居史。
1月23日乘坐汉口至无锡动车(车次:D3008,车厢:04),15:10从无锡乘坐大巴回靖江(车牌号:苏MF2265),17:30抵达靖江后,自行联系120救护车,17:49送至靖江市人民医院检查,其后,由其家人开车接回家,22:00—23:00在华阳社区附近洁源浴室洗浴。1月25日18:33由120救护车送至靖江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治疗,次日收入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从这个通报轨迹图中,这名患者与其他患者的区别是,他到靖江就拨打了120,大家知道,如果身体没有一点问题,谁会傻乎乎的打120?

而其他从武汉回靖的,很多甚至隐瞒这一段经历,有的自己躲在家,让家人帮买药品和食品,当然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要传播给家人,并造成家人二次传染,理想的做法就是及时向当地 ** 申报,然后自己隔离,所需食品由家属或社区送进去,每天测体温,如果有问题就及时联系急救专车去医院,原则不自行吃药,特别是退烧或类似感冒类药物

但是他却自主的选择了拨打120,肯定是自己身体不舒服,怀疑有疾病,然后才会打120电话,120把他送到了医院,期间医院给他做了什么?交代了什么注意事项?值得我们反思。

另外通报显示在1月23日凌晨2点钟,武汉宣布自23日上午十点封城后,他正好在封城前的一小时登上动车回家。

也许在1月23日前,各地对于武汉疫情并不是太重视,但是,从武汉1月23日凌晨宣布封城,白天各地迅速启动了应急程序,从 ** 各部门、卫健委到各个医院,上午基本都在开会,就是宣布对于从武汉回来的人怎么处理,把医学标准流程通知到每一个医生。

基本原则是,从武汉回来的人,看是否发热,如果不发热,通知其自行隔离的方法和履行的义务;如果发热,则按照医疗系统内部程序,转入人民医院专门隔离治疗。

其实这也是一个筛选病人的过程,一旦确定一个确诊患者或高度疑似患者,基本上这个接诊医生等也要被隔离,因为接诊医生一般不穿防护服和佩戴目镜等专业防护,如果医生回过家,甚至其家庭也要被隔离。

也许到社会上可能履行机制慢一点,但是在靖江的医院,基本启动了应急程序,原则上从医院领导到各个医生,都应该知道这个通知,即到了医院,绝对不能放走任何一个可疑的武汉归来的人。

而他是1月23日下午六点,应该是靖江已经启动了医疗系统应急程序,应该说23日上午,靖江基本医院都开了会。而这个患者,据很多网友讲,除了上面公布的路径,在家的除夕和春节(24日和25日),窜到村上各家聊天,打牌等。这一段才是令村民最害怕的,直到春节晚上六点半被救护车送走。

对于他的乱窜,村民有质疑这个患者的,有质疑医院的,我觉得应该从23日在人民医院的时间段起进行分析。

如果23日在靖江人民医院,他经过检查,没有明显的温度升高,是可以让他回家的,但是其中包括他告诉医生从武汉回来这一事实没有?如果他没有告诉,医生可能认为他是坐车累了或者晕车等引起身体的其他不适应,可以不适用发热应急程序;如果他告诉了医生,是从武汉回来的,那么医生就得按照两种方案来。

不发热的,明确告知他,回去主动隔离,宣布传染病防治的一些规定,医生要在病历和医嘱处载明,也要在医院的就诊记录本上登记医嘱的内容(当然,这个不可能有录音和录像,医院保护病人隐私不会安装,但是医生只要按照规范流程登记了就没有过错)。

而他从医院回去,没有按照医嘱的要求,自行隔离和检查,那么就是他的过错,待他疾病治好后,如果有二次感染者,应该按照《防治传染病法》追加他的法律责任(包括其如果和医生隐瞒了武汉回来史都要承担责任)。

如果这个情况,警方应该对这个人进行立案处理!没有法律的震慑作用,很多人不把传染病防治的义务当一回事,不是安心呆家里,想着钓鱼、开车逛江边、打牌甚至去采摘......

在家封闭,不是放旅游假,如果有接触疑似病例史,更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该用强制手段的绝对不能放松!

如果,医生没有履行这一切告知义务,那么医生似乎得承担一定的责任,还有更可怕的是,23日当天,医院还没有将针对武汉疫情发热门诊管理规定下发到每一个医生知道,大概医院领导要担责。

虽然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但是法律规定的东西,是个层层相扣的,只要每个单位,都按照规定来,就不可能造成疾病的二次传播。

随便放走一个疑似病例,给社会带来无穷的危害......


微信图片_202001310950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0-2-4 0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我也不嫌事多。特地到人民医院了解了一下这个病患的诊治情况。个人觉得:医院对诊治这个病患的程序没有错误,错误的应该是其本人,叫居家隔离居然还跑出去,明显应该是: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0-2-4 0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情况是这样子:
2020年1月23日17:00时许,该患者由市人民医院120至靖江市汽车站接回,17:54至发热门诊就诊,诉有武汉居住史,患者稍有咳嗽(平时有慢性咳嗽),无发热,无鼻塞、流涕,体温37.3度,血压128/86mmHg,心率70次/分,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查胸片两肺纹理增多,血象未见明显异常,19:42复查体温36.7度,嘱托:居家观察,测量体温及观察咳嗽情况,如发热、咳嗽加重立即就诊,不适随诊。
2020年1月25日17:34分,患者诉发热两天,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体温38.4度,心率85次/分,时有咳嗽,少量白粘痰,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查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左侧肺门影略浓,血象未见明显异常。处理:百服咛退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抗病毒、快克解热镇痛。嘱托:自我隔离,多饮水,密切监测体温,不适随时拨打发热门诊电话84996590。
2020年1月26日上午11:00许,医院接到患者所在社区反馈,患者仍有发热,为慎重起见,医院电联该患者,拟用专用转运车接患者至医院复查,15:14患者至医院查胸部CT,提示肺炎,遂收治医院隔离病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马洲 苏ICP备2024147505号-2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571号

GMT+8, 2025-7-1 20:40 , Processed in 0.01709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